现代高校节能管理与技术
文章出处:http://www.ifyousmell.com 作者:江南大学 田备 人气: 发表时间:2008年05月26日
创新理念,科学管理
统一认识,构建体系。学校党政领导高度重视节能降耗工作,狠抓数字化节约型学校的建设。制定总体规划,实施年度计划,落实节约降耗目标责任制。建立节能降耗指标体系,监管体系,考核体系。配备干部,强化责任,加大投入,政策导向,创新机制,更新观念,抓好教育,发动群众,发挥师生员工的主力军的作用,职能部门的主导作用。校领导一致认为:这样做是着力提高高等教育质量这一总目标的一个必然选择。因为做好节能降耗工作是学校一场深刻变革,是贯彻“以人为本,德育为先”教育方针的重要内容,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性任务。也是建设新高起点数字化节约型学校的工作重点与实际检验。学校提出了做好节能降耗工作的总体思路: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现代化管理理念为先导,以先进科技力量为依托,以师生员工文明行为为基础,以配套的科学体系与规章制度为支撑,以提高合理利用资源率为核心的工作思路。
转换机制,健全组织。学校于2005年修订出台了《江南大学水电管理办法》。紧接着制定了《水电管理实施细则》、《水电使用协议》、《水电费收取办法》以及空调使用申请制度、大型室外设备申请制度、装修施工安全用电制度、商业用电申请和外单位用电、用水申请等制度。把节能降耗置于制度管理之下。实行“水电承包,计量收费”、“谁使用谁付费,收支两条线”的管理机制。学校还建立了统一协调的管理机构,在后勤管理处增设了水电管理科,成立了江南大学水电管理与节能工作领导小组,成立了江南大学节能研究所。实行全面统筹,综合决策,组织实施,监督检查的职能,妥善处理体制、资源、环境、教学、科研方面用水用电的矛盾,把节能降耗建设高起点数字化节约型学校作为共同的追求目标。
统筹兼顾,量化指标。在校统一领导下,以各学院、各部门,全体师生为主体,上下同心协力,全面贯彻《江南大学水电管理办法》和管理机制。根据各单位的性质、事业发展情况,对不同用水用电类型、不同学科进行综合分析,按照统筹协调,兼顾利益,留有余地,挖掘潜力,科学合理定量,将水电消耗指标分配到各有关部门、学院,既强调共同承担责任,又承认差别合理性。既保证教学、科学、工作顺利进行,又对不合理的水电使用实行严格控制。现指标体系的运行情况表明,量化的管理方式将进一步促进节约水电长效管理机制的形成。
广泛宣传,更新观念。做好节能降耗要依靠师生员工,以思想发动为先,以观念更新为本。校领导以及各学院各部门领导深入师生员工之中,结合实际,深入细致、反复做思想发动工作。运用我国紧缺的资源进行形势宣传,组织学习“八荣八耻”,把学校严重浪费现象,用照片、图片等形式进行展出,进行“不能忘记饥饿感觉”的情感教育,制作图文并茂网页进行网上宣传,分析勤俭节约典型案例,树立学习榜样,运用研讨班、报告会、专题讲座、知识竞赛、主题教育、媒体引导、发倡议等载体进行节约意识和行为的广泛教育。张贴节水海报、节水标语,分发节水手册,营造人人节约的浓厚氛围。倡导节俭、文明、适度、合理的消费理念和生活方式。从而逐步地从根本上“撬动”了部分人的传统的用水用电观,确立起节约用水用电的新的价值观,增强了师生员工的节约意识、责任意识、主人翁意识。把节能降耗、节约资源变为自己的自觉行为。
学校还在《无锡日报》、《江南晚报》、《江南大学报》等报纸上发表文章,发布信息,在“中国高校后勤信息网”上定期发布节能工作情况和节能进展,上报工作简报、体会等,其中多篇被其他网站和媒体相继转载。
创新手段、科技节能
建立管理平台,实施科学管理。在学校资产管理过程中,涉及到电能管理、供水管理、关键设备管理、房产管理、家具资产管理、校园物业管理等各方面的诸多内容,传统的管理方式是难以奏效的。我们依托控制工程、通信、电子信息工程、计算机工程、材料工程等学科,应用网络、通信、信息、控制、检测等前沿技术,自主创新、自主开发、自主设计了“数字资源整合”平台(FrontView)。
首先对管理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和各个对象进行数字化采集和处理,这是实现数字化资源的关键,然后将这些数字资源进行科学有效的整合,搭建“数字资源整合”平台,为管理者提供了更好的决策支持,实现科学管理和高效管理。目前初步建立了 “一个平台、五大子系统”。
“一个平台”即数字资源整合平台。该系统结合企业门户信息系统、工业级实时数据监控系统、海量数据存储发布等各系统的诸多优点和特性,构建了基于3W概念体系的后勤综合信息服务与领导决策支持系统。整合后的资源平台,管理者可以突破时空约束,实现不同人、时、地的超越化管理;实现与管理者的多渠道信息交互;实现关键点的控制与决策支持,以达到资源的科学管理,科学利用;实现理念节能、技术节能和管理节能。
“五大子系统”主要指校园电能计量管理系统、校园供水计量管理系统、智能路灯无线管理系统、消防管网无线监控系统、校园资产管理系统。
五大子系统的投入使用,使得水电运行和资产的管理开始逐步由传统经验型向科学技术型转变。以科技为先导,用科技促节能,使我校的资源整合,数字化建设取得了实效。
突破难点重点,实施技术管理。学校的教室、走廊、学生公寓、浴室等公共部位是水电使用的重点,用量占到全校全年使用总量的60%以上,同时这也是节能降耗的难点。从2005年起,在加强水电管理制度建设的基础上,学校实施抓住重点,攻克难点,实施技术管理。
狠抓公共照明节能。在教学楼所有教室安装高灵敏度远红外+光敏的照明节电开关。做到“人来灯亮,人走灯灭”。教学楼和学生公寓的走廊、地下室、车库、卫生间安装一般要求的远红外+光敏照明节电开关,大大减少了无人灯现象,照明节电效果显著。
突破公共用水节能。学校认真贯彻中央和地方关于节约水资源的精神,积极响应省市创建 “节水型学校”和“节水型城市”的号召,加大力度在全校开展节水型单位的创建活动。针对学生公共浴室这个用水矛盾突出的部位,认真研究解决办法。经方案论证,决定在公共浴室采用计时刷卡收费系统进行改造。
推广公共场馆节能。学校在新校区的场馆建设过程中也充分考虑能源节约问题,积极采用节能和环保设备。我校新建成的体育馆采用了目前在节能技术方面具有领先地位的水源热泵型中央空调,图书馆建设过程中采用了水源热泵结合冰蓄冷技术的中央空调方案,为今后在使用过程中节约大量的能源和费用提供了基础条件。
创新管理,任重道远
建设高起点的数字化节约型学校,任重而道远,我们在实施和建设过程中,得到师生的肯定与支持,社会中的认同与期待,同行的鼓励与鞭策,较高的经济投入回报。
一是师生的肯定与支持。学校后勤饮服公司进行了指标的细化管理,采取了管理责任到班组,回收补贴两条线;公共场所责任到人,控制无人灯、长流水;空调保管到人,按规定温度开启的措施。自主改造了燃气设备、供水设备和照明装置,精打细算降低成本,把节约下来的钱安装空调、电视,改善就餐环境。各学院针对自己的情况,提出了水电管理办法,细化了管理,完善了措施。
师生员工对节能意义理解加深,自觉性提高。节约意识、责任意识、主人翁意识增强。逐步树立勤俭,文明、适度、合理的消费理念与生活方式。确立节约用水用电新的价值观。有的同学说:“节电节水,创造数字化节约型江大,体现了江大人强烈的忧患意识和理智的科学态度。”“节约资源,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做勤俭节约风尚的传播者,实践者,示范者。”正成为更多师生最亮丽的誓言和实际行动。可以说,这是学校对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具有长远意义的精神财富的贡献。
二是社会中的认同与期待。2007年中国网、人民网、新华网等25家主流网络媒体作了“崇尚科学,建设数字化节约型校园”、“创新数字化管理,江南大学科技节能显新招”等内容的报道。正如中央电视台评论的那样:“节约的理念在不知不觉中得到提升。”
三是同行的鼓励与鞭策。2006年6月我校领导在江苏省高等学校创建节约型学校大会上介绍了“应用先进科技手段,突破节水节电难点,积极创建数字化节约型学校”的经验。
2007年5月在全国高校后勤改革推进工作交流研讨会上作了“建设新型、和谐、数字后勤管理体系”的工作交流。同年6月在全国高校节能工作交流研讨会上又作了“建设高起点数字化节约型学校”的工作交流。
至今已有苏州大学等十余所学校派人来参观学习并指导工作。
四是管理的成效与收益。实施水电管理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浴室实行计时刷卡收费改造后,浴室平均耗水量有原来的67.5吨/小时,下降到14吨/小时,日均节水4800多吨。这项措施的施行使学校在获得可观节水效益的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学生公共浴室洗澡资源紧张的矛盾。
仅第一教学楼的电能消耗就从原来的月均73000度下降到改造后的41000度,月均节电30000多度。
随着蠡湖校区基本建成,校区内总人数由8000多人增加至25000多人,仅空调数量就从400多台增加至1700多台。人数和设备大幅增加,通常情况,用水用电要大幅提高,但通过科技改造,措施落实,各学院、部门工作到位,细化管理,收效显著。仅2006年少支出水电费260万元。
回顾我们走过的节能降耗之路,深深感受到,节能的关键是:学校、学院、部门党政的强有力领导。节能的思想基础是:节约品德的弘扬和普及。节能的手段是:科技的创新和进步。节能的可持续之路是:珍惜我们所拥有的,节约我们所使用的。节能的保障是:建立完善的技术支撑体系、指标体系、考核体系、监管体系。节能的收效是:增强学校发展的可持续性,增强培养人才素质的全面性。
建设高起点的数字化节约型学校,其根本点是,以更好地保障教学、科研为宗旨,以提高现代管理能力为基础,以科技创新为先导,以数字化、市场化、制度化管理为手段,以创建数字化、节约型校园,促进高素质人才培养为目的。